【新書簡介】
★ 韓國最知名遺物整理師,分享關於「生與死」的意義,感動
★ 韓國教保文庫日刊推薦書籍、《東亞日報》當月主題推薦書
他將溫暖而深邃的雙眼所看到的一切,整理成二十九篇故事
為了讓女兒能夠在德國安心留學,一位父親隱瞞了自己身患
一名沒有朋友的男子生前常邀遊民回家吃飯,在他本應無人
不常回老家的兒子,急忙拿走父親藏在電毯下的紙鈔後便瞬
這些故事,都是不同人生背後的真實。
對人們來說避之唯恐不及的遺物,透過他充滿靈魂的手,讓
【作者介紹】
金璽別(김새별)
職業為遺物整理師,整理已經離世的人們在這個世界上留下
【試讀心得】
生死,一向是台灣或是華人社會的禁忌話題,老一輩的人覺得不吉利,能避免就避免。然而,從繁瑣的喪葬習俗中,我們更能了解到中華文化對於亡者及鬼神的敬畏之心。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及人們觀念的改變,死亡話題越來越可以被大家廣泛的討論,也有助於促進人們對於生命的省思。前一陣子,更因為書籍及電影的走紅,讓「禮儀師」廣受討論,也有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投入為亡者服務的行列。我非常樂見這個現象,畢竟人總有一死,唯有清楚認識死亡才能免於恐懼。
回頭說說這本書,作者是位「遺物整理師」,顧名思義,就是幫亡者整理遺物的專業人員。這樣的職業型態,在台灣還不多見,但我卻覺得這必定是台灣繼「禮儀師」之後,最有發展潛力的職業。我也曾經歷過幾次親人的生離死別,雖然死亡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終點,但還是免不了情緒上的崩潰和悲痛,在這種情形下,實在無法好好整理思緒,更別說要整理他們生前留下來的東西了。每看一次就令人心痛一次,太多的回憶湧上心頭,不過三坪大的房間,卻遲遲無法整理完。正因如此,我深切地覺得「遺物整理師」對於每個家庭之必要。
不過,可以想見,這樣的職業在工作時心情必然是沉重的,每日面對不同的死亡,看盡世間冷暖,心理素質必須非常強大才能勝任。也因此,我很欽佩本書的作者在工作之餘可以將他的故事用非常正向、療癒的文字表達出來,也讓人在這些故事中反思自己的生命意義。
不得不承認,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多次的為書中幾位往生者的淒涼處境以及家屬的現實冷漠感到鼻酸跟憤怒,一度無法釋懷。但也不得不承認,這本書逼得我們好好反省自己對於周遭的人的態度,對於在自己身邊的人,往往不懂得珍惜,失去之後才懊悔不已。很感謝這本書,讓我能夠在還不算太晚之前,好好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附上本書小影片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就到facebook幫我按個
吧!